达孚

EN
18126644882(善善)

达孚新材|盘点一下!新能源领域里的功能性膜材!

2025.07.02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深处,一种厚度不足头发丝直径的特殊薄膜正默默守护着电池安全;在5G基站储能系统中,一层透明的材料阻隔着高温与化学腐蚀;在风电机组核心部件内,  柔韧的绝缘膜抵御着极端环境侵蚀……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正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隐形功臣”——功能性膜材。作为这场绿色革命的幕后英雄,佛山市达孚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在该领域默默耕耘十余载,成为国内新能源膜材赛道的重要力量。

01 破局“卡脖子”,达孚的膜材矩阵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关键材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传统材料在耐温性、绝缘性、阻隔性等方面难以满足新一代电池、电机、储能系统的需求,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01


走进达孚的产品世界,三大核心膜材构筑起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PEEK薄膜:耐高、低温热塑性,熔点343℃,美国UL认可的长期使用温度为260℃,在-198℃状态下仍然能保持很高强度,超耐磨、电绝缘性能优越,成为电动汽车电池绝缘层、超级电容器的理想选择。其阻燃性和低吸水特性更解决了电池热失控的核心痛点。


02


(PEEK薄膜分子结构)

·PEI薄膜:作为达孚产品体系中的“耐温冠军”,它具有卓越的耐热性、耐蠕变性和耐疲劳性,玻璃态转变温度为217℃,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70℃,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其线性热膨胀系数低且稳定,具有极佳的尺寸稳定性,在电机绝缘系统、充电桩核心模块中表现卓越,大幅提升设备耐久性和安全性。


03


(PEI薄膜分子结构)

·PSU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且有出色的耐水解性和化学稳定性,能抵抗多种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侵蚀;它的电绝缘性能优异、吸水率低,本身无卤易加工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可用于断路器、继电器元件等,凭借高绝缘性和尺寸稳定性,成为电力传输的核心材料。



04

(PSU薄膜分子结构)

这些薄膜产品看似简单,实则技术壁垒极高。以PEEK薄膜为例,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分子取向和结晶度,才能确保最终产品在极端环境下性能稳定。

02 技术攻坚,从追赶到引领之路

佛山市达孚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特种工程塑料薄膜和光学级薄膜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建立了广东省高性能工程塑料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聚碳酸酯薄膜及片材”国家标准--GB/T35450-2017》主要制定单位之一。公司拥有多条PEEK薄膜、PEI薄膜、超薄电容膜、聚碳酸酯PC、PC/PMMA复合板生产线。主要产品有:PEEK薄膜、PEI薄膜、超薄电容膜、PC/PMMA复合板、聚碳酸酯PC膜/片,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学电子、5G手机、医疗设备、无人驾驶等众多领域中。产品已进入华为、三星、vivo、OPPO、传音等供应链体系。


05


03 三种薄膜核心性能与应用对比


特性PEEK薄膜PEI薄膜PSU薄膜
长期使用温度260℃170℃160℃
核心优势耐高低温、超耐磨、耐化学溶剂、绝缘性等耐热性、耐疲劳、耐酸性、抗辐射性、阻燃性等抗水解、抗化学品性、本身无卤、易加工等
典型场景高铁绝缘、汽车用垫片、微型扬声器振膜制氢设备、耐温绝缘材料、3D打印等医疗器械、食品容器、氢能源储能等

·PEEK薄膜:极端工况场景(如航天航空、核能);

·PEI薄膜:卡位高成长赛道(氢能、5G);

·PSU薄膜:主导安全敏感领域(医疗、食品);

三类薄膜虽性能互有重叠,但产业分工逐渐清晰:PEEK赢在极限性能,PEI胜于高频与耐蚀平衡,PSU则以生物安全性和透明度见长。未来在新能源(固态电池隔膜)、生物制造等融合领域,复合材料或成突破关键。



07


08


06


04 未来已来,绿色能源材料新纪元

随着全球“双碳”战略推进,新能源产业对功能性膜材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核心材料已成为决胜关键。

达孚的每一卷薄膜背后,不仅凝聚着多年的技术积淀,更承载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雄心。达孚将继续为新能源汽车、储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膜材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产业的上游 ,材料企业的技术突破往往比终端产品创新更为艰难,也更为珍贵,这些看不见的进步,正是支撑绿色革命的真正基石。

Copyright © 2025 佛山市达孚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云路科技 粤ICP备2024240626号-1 网站地图